风萧萧兮路漫漫下一句(唐诗品鉴 琵琶一曲肠堪断 风萧萧兮夜漫漫)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州就是武威郡,从西汉时汉武帝置郡以来,武威郡一直是中原王朝在河套地区的军事重镇。武威郡是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的节点。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流,逐步形成了区别于中原内陆的特色。
在安史之乱前,武威郡是唐防御西北方向异族的军事要塞,同时,武威郡经济非常发达,和扬州、益州一起,并列唐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大约在天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54年,岑参应当时名将封常清之邀,出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这是岑参第二次赴边塞了。他之前曾做过另一位唐朝名将高仙芝的幕府掌书记。后来因为高仙芝兵败,岑参也回到长安。
由此看出岑参对于西北并不陌生,也有很多同袍故交。
这次随封常清出塞,到了武威,自然要和老朋友见面聚会。
到了晚上,弯弯的月亮爬上城头,又从城头爬上天空,照亮了整个凉州。
在唐朝时,武威、凉州这两个名字是交替使用的。凉州这个名字文艺气息更重一些,又有凉州词等小调传世。对于文人出身的岑参来说,可能凉州更符合他的品味。
本诗的第一二句并不是那么工整严谨,反而很像民间小调。或许就是岑参听到凉州流行的曲子后,化用进自己的诗,显得别有情调。
凉州是一座很大的城市,民间聚居区大约有七处,十万家。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联系到凉州位于西北,这个数字甚至被后世所怀疑。但是考虑到安史之乱前,天宝年代唐朝的鼎盛,以及东西方贸易的繁荣,这个数字是有可能的。也说明凉州,也就是武威之繁华。可以和扬州、益州并列的凉州真是名不虚传。
城中胡人依风俗习惯,半解衣襟,弹奏着他们喜欢的琵琶乐曲。
胡人习惯和中原汉族不同,除了擅长弹奏琵琶,还喜欢将衣领部位翻开。岑参观察的很细,抓住了这个有趣的细节。
琵琶声传到岑参这边的酒宴上,乐曲悲怆呜咽,让人心中涌起无限悲伤。想到战场近在咫尺,一场仗打下来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在漫漫长夜之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悲壮的情绪流动。
传说荆轲刺秦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送别,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带着决死的勇气一去不回头。在胡人琵琶声中,岑参也有了和荆轲类似的心境。
但酒宴毕竟是欢快的场合,尤其武威郡内有很多三五年都没有见面的故人好友。这时谈生离死别有点破坏气氛。
岑参开玩笑说,城门楼上又见到秋草了。秋天一到,正是开战的季节。朋友们要奋勇当先,赢取功名。不要碌碌无为一辈子,到了老时再相聚,还是贫贱之人。
玩笑中,酒桌上的朋友开怀大笑。岑参继续说,人生能有几回这样酣畅淋漓的场面呢。朋友之间互相斗酒不要保留,一直要喝到醉倒为止。
岑参本是文人,到了边关却一身军旅豪气。他的朋友,也就是诸判官,相当于军中参谋,也都是文人。可是在武威喝酒,这些人不像在内地一样斗诗听曲。而是和着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琵琶曲斗酒。由此可见军旅生涯对一个人气质的影响。
本诗虽然写得很有激情,内里却仍有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以及上了战场之后抛弃生死的宿命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岑参写出的或许正是盛唐时代,边关军人内心最深处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