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智圣是哪位圣人(南阳五圣之智圣:诸葛亮)

时间:2024-08-12 15:45:05

南阳古称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与湖北省、陕西省接壤,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南阳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南都帝乡”之称。在历史上,南阳孕育了无数的文化名人,为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悠悠5000年中华文明,造就了16位“圣人”,,而河南省南阳市,就占了五位。他们分别是: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谋圣姜子牙。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诸葛瑾仕于东吴,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乃“功狗”之,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曾隐居躬耕隐居于河南南阳。诸葛草庐就是诸葛亮结庐居住、荷锄躬耕之地。

诸葛草庐

为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从这里出山,协助刘备建立西蜀霸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历朝历代达官、布衣均对他顶礼膜拜,名将岳飞更是将他的前后《出师表》抄录下来以示敬慕。经过千百年的神化,诸葛亮已成为智慧的化身和超越历史年轮、万世景仰的贤哲先师,影响着中国人精神品格。 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著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即“草庐对”。这是诸葛亮给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

三顾茅庐


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

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诸葛亮死后30年,司马昭派遣邓艾钟会伐蜀。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至此诸葛家族三代侍奉蜀国,尽忠蜀国,忠贞三代。

诸葛亮躬耕地位于河南南阳,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在南阳卧龙岗内修建武侯祠,历代祭祀。

卧龙岗


武侯祠


诸葛亮一生经历:1:躬耕陇田 2:隆中对策 3:初出茅庐 4:赤壁斗智 5:定鼎荆益 6:先主托孤 7:北伐中原 8:六出祁山 9:病重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