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族习俗(我国的未识别民族,知多少?)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的歌曲,想必大家都听过。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56个少数民族,那你知道吗,我国还有许多未被识别的民族,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就给大家一一说来。
一、穿青人
穿青人,有些地区亦称为“里民子”,人口数量大约有67万,是我国未被识别民族里面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毕节市、贵阳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黔南州等六市区,此外云南镇雄也有分布。
历史起源:
土著说:贵州民族研究专家为代表的一批人,以及穿青人内部一批高知识分子认为,穿青人和历史上的其他民族一样,是起源于贵州的原生民族。
分支说: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征讨云南时迁移到贵州的随军汉人,由于地理隔绝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一个集团。持这种观点的为以民族识别专家费孝通和宋蜀华为代表的部分学者。
混合群体说:认为穿青人是明代汉族驻军移民与当地土人互相通婚融合后形成的,处于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社会之间。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民族大学部分学者的观点。
语言风俗:
语言:穿青人原先使用的一种汉语方言“老辈子话”,这种方言现仍流行于贵州的黔南和黔东南地区已多不使用。但大多数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一说话就知道是穿青人,生活中他们都普遍使用贵州通行的官话。
婚俗:穿青人的婚俗从说亲到结婚后的回门,规矩繁多,民间通常有穿青族民俗十八礼数之说。在贵州的村寨,结婚是寨中最隆重的事情,从最初的提亲到确定婚期,要历时数年之久。到了婚礼举行的时候,从筹备到成亲,时间跨度需要月余,这是一个冗繁复杂的过程,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家境好的富户还要办四天。
解放后,穿青人要求识别为独立的民族,国家多次派民族识别小组进行调查,由于穿青人没有独立的语言、文字,也没有足够的历史资料能够证明可以列为独立的民族。现在贵州穿青人身份证民族一栏标注的就是穿青人,还有少数云南雄镇部分穿青人标注的为白族。
二、瓦乡人
瓦乡人,人口数量大约有40万,主要分布在湖南沅陵县西南部及泸溪等地,还有张家界、辰溪、溆浦与沅陵交界也有分布。
历史起源:
磐瓠子孙说:瓦乡人自认“磐瓠后裔”,《宋史·西南溪峒诸蛮》等历史文献有相关记载,瓦乡人的居住地是昔日“濮地”、武陵、辰洲的一部分,也是五溪蛮地之一。
戎氏阿娘戍氏阿楚相配说:传说一天涨齐天洪水,戎氏姐弟二人躲进自家水缸罩,随水漂到金花山顶。大水退后,天宫玉皇大帝派观音娘娘做媒,让戎氏姐弟成婚。经过栽蓬瓜藤相连、烧蓬烟烟柱搅缠等考验,姐弟俩最终在滚磨盘后成婚。三年后生下一个肉球,戎氏夫妻把肉球砍成小块,每砍一块封一姓,用两片瓦盖起放在大地上,放在不同地方就有了不同姓氏,如石、杨、江、侯等,最后剩下一块劈成两块,一姓张,一姓李,所以有“张李是一家”的说法。瓦乡人把自己的始祖称之为戎氏阿娘,戍氏阿楚,并雕刻菩提进行祭祀。
苗族分化出来说:有学者从语音学角度研究,认为瓦乡话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支,是苗族的一种方言,但此说法不为瓦乡族所接受。据说歌唱家宋祖英实际上也是瓦乡人。
语言风俗:
语言:瓦乡人主要讲瓦乡话,是一种濒危的汉语方言,单列的不属于任何其他汉语方言的语言系统。瓦乡语言既不属于临近的辰叙片湘语,也不属西南官话中的沅陵官话。但很多学者以瓦乡语所保留的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元素而将其认定为古楚湘语或者是古湘语的一种。
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跳香节,举行盛大的跳香活动。关于它的由来,沅陵县麻溪铺一带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与东汉马援征“五溪蛮”时苗兵女首领耿氏娘娘有关;另一种是说瓦乡人中有一位向老官,抵御外寇有功,后被奸臣害死,瓦乡人为纪念他而有了十月“跳香”的风俗习惯。
瓦乡人对于这个族群的民族归属问题还存有争论,它到底是属于汉族,还是一个有别于其它少数民族的独立民族没有定论。瓦乡人目前大部分人被划为苗族和土家族,也有部分被定为汉族,但在瓦乡人内部有自己的称呼,认为自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立民族。
三、革家人
革家人,人口数量大约有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黄平县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族群,他们没有文字,是一个有待识别的民族,他们却拥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目前革家人在身份证办理中民族栏目标注的是“革家人”。
历史起源:
后羿后裔说:这种说法在革家人的文化和传说中非常普遍,相传革家人是上传传说中射日的后羿的后人,他们的服饰也具有一些象征意义,比如女子的射日红缨帽,紧密与射日的传说相契合。
迁徙说:有说法称,关岭等地的革家人都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黄平先后迁徙来到的,当时把这种迁徙叫“走南龙”。他们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
古代僚人说:史料记载革家人曾叫革兜族,属于古代僚族人。
语言风俗:
语言:在黄平、凯里沿重安江两岸革家人聚居的区域内,革家人男女老少都讲自己的语言,革家语是当地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一部分成年人能兼通汉语,由于这一地区是苗语中部方言区,在生活中与苗族接触较多,因此,也有少数人能通苗语。革家语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它与仡佬语的关系较远,与苗瑶语的关系较近。但从实际情况看,革家语无论与仡佬语还是苗瑶语都是难以通话的。
手工艺:革家人的蜡染、织花、刺绣、银器等民族工艺非常有名,蜡染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
传统节日:革家人的传统的节日有:“摆解轰”:“与射太阳或崇拜太阳有关,其内容就是进屋的客人与主人家的家长一起唱古歌,唱完后再用竹筒喝揭坛酒。踩青会”:青年男女公开欢娱择偶的传踩青会,有舞蹈、山歌对唱、民族工艺展示、射箭等内容。
信仰:在革家,除了罗家没有神龛,红白弓箭是直接挂在堂屋正门对面的正壁上外,其余各家各户的堂屋里都置有一个神龛。然而神龛上祭祀了的除了祖先的牌位,就是神龛右一角挂着一副用竹条做成的小巧玲珑的红白弓箭。
四、白马人
白马人即白马氐,现在也称为白马藏族,他们是指分布在四川平武、九寨沟和甘肃文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约有2万人,目前被归为藏族。白马人在婚丧嫁娶、语言、宗教信仰方面都与藏族有很大的区别。
历史起源:
氐人后裔:魏晋南北朝时期,白马氐人得到空前发展,建立了前秦、后凉等政权,还先后建立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历时 300 多年,极盛时期辖至甘、川、陕三省边境的 6 区 18 县。唐代以后,史料中对白马氐人的记载很少。专家考证,现在的白马人与古代的氐族无论从血缘、地缘还是传统习俗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祖先应该是氐人 。
语言风俗:
语言:白马人有自己的语言“白马语”,但没有文字,是属于汉藏语系的一支独立语言,但据调查,当地绝大多数群众又能通晓汉语、藏语,当他们回到本民族聚居的村寨时"则自氐语"。
音乐:白马歌曲有两大类,一类是古代流行下来的曲调,一种是固定的曲调,包括白马人对于历史、自然的理解。
舞蹈:有被列入国家和甘肃省省级名录的池歌昼,又称“鬼面子”“面具舞”“跳曹盖”,是为祭祀先祖而承传至今,既是舞蹈也是神圣的祭祀活动。此外还有麻昼、麻够池、色这爱下西、知玛昼等多种传统舞蹈,动作古朴粗犷。
信仰:不同于现在的藏族人信奉藏传佛教,白马人则信奉原始藏传苯教,信奉白马神,在许多白马村寨都有白马庙宇,遇到大小事情都会向白马神祈求。
五、蔡家人
蔡家人,又被称作蔡族、蔡家族或菜族,人口数量大约有4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安顺、清镇、毕节、六盘水及云南昭通彝良、镇雄等地。
历史起源:
蔡国遗民说:这种说法在蔡家人中间很普遍,蔡家人自称是古代中原蔡国移民被楚国流放到贵州的后代,在此后两千多年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不断融合而成。
其他民族融合说:蔡家人与周边的彝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长期共处杂居,不断相互交流、融合而逐渐形成,比如蔡家人大都会讲周边民族的语言,服饰上也与周边民族趋同。
语言风俗:
语言:蔡家人具有单独的一门语言“蔡语”,但由于担心外人讥笑,他们大多数不说蔡语,而是讲本地官话或者苗语、彝语等,目前蔡语传承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文化风俗:有独特的工艺,如祖传的擀毡、种痘; 婚丧礼节与其它民族不同,民族习惯还保留得比较完整。但由于长期受周边民族影响,独特的服饰已经基本消失。
总结:我国目前未识别民族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中贵州省最多,其次为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目前未识别的民族除了以上列举的还有很多比如登人、东家人、西家人、哥隆人等等,他们大都在积极的争取独立的民族身份,说不定哪一天我们的民族可能就会超过56个民族,但不论是多少个民族,都是团结在一起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