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三水之交、姜氏作堰——姜堰

时间:2024-12-09 08:15:35

姜堰,既指泰州市姜堰区、亦指其区治姜堰街道(原姜堰镇)。泰州人口中的所谓“三泰”之一,原为泰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泰县与县级泰州市、泰兴县并称“三泰”。1994年,泰县“撤县建市”,改置县级姜堰市,由彼时的地级扬州市代管。1996年,县级泰州市、姜堰市、兴化市、泰兴市、靖江市从地级扬州市析出、置地级泰州市,县级姜堰市改由地级泰州市代管。2012年,县级姜堰市“撤市建区”、置泰州市姜堰区,泰州(原县级泰州市)、泰县在分分合合之后,终究还是成了一家。

地级泰州市地图

根据历史、考古学者考证,姜堰这片土地早在约七千年前便已经有先民于此定居。因彼时海岸线尚未东移,姜堰在古代曾是长江、淮河、黄海的交汇点,故又名“三水”。时至今日,姜堰境内依然有很多以“三水”为名的公司、机构等等,如曾经的泰州地区“高考复读班典范”——三水培训中心,就是以“三水”为名的。

姜堰以“三水”为名的幼儿园

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 塘水多漩涡,形似人指罗纹,故姜堰亦名“罗塘”。在姜堰尚未变成姜堰区的时候,在姜堰就曾经有过将来到底是叫三水区还是罗塘区的争论。只可惜,官方最终确定的名称依然是姜堰,无论三水还是罗塘,都未能入选。不过,姜堰区现在依然有一个叫罗塘的地方,是乡镇建制、叫做罗塘街道。

姜堰区罗塘街道办

北宋时期,位于三水汇聚之地的姜堰经常为洪水所扰,百姓苦不堪言,盐商姜仁惠、姜谔父子带头捐款、率众聚资修建堤坝,使得百姓免受洪水之苦。因古代的堤坝又叫做“堰”,故时人以姜氏父子的姓氏命名了这段堤坝、名曰“姜堰”,姜堰始得其名。

姜堰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隶属关系变动极少的乡镇,春秋战国时期,由吴、越归楚之后,姜堰这片土地就一直隶属楚国的海阳邑(今泰州)。秦汉(究竟是秦还是汉存在争议)置海陵县,姜堰之地属之。此后,海陵县、吴陵县、泰州……无论上级行政区的名字和隶属关系如何改变,姜堰自岿然不动,隶属关系从未发生变化!

西汉·临淮郡海陵县

民国元年,南京临时政府“废府撤州”,废泰州、改置泰县,以清泰州州治为县治,即今泰州市海陵区,姜堰依然隶属于泰县。1949年,泰州解放,泰州老城区及周边一些乡镇被析出、置县级泰州市,为泰州专署驻地。剩余部分仍为泰县,县治改姜堰镇。1953年一月,泰州专区撤销、改扬州专区,专署移驻县级扬州市(今扬州市广陵区)。此后,直到1996年“扬泰分家”,泰县、县级姜堰市在行政上一直隶属扬州专区、扬州地区和地级扬州市(1994年之后为省属县级市、由地级扬州市代管)。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苏北行署、苏南行署、南京市辖区图

其间,1959年至1962年,县级泰州市和泰县曾一度合并为泰州县,以原县级泰州市市治为泰州县县治。1962年,泰州县撤销,再度分置县级泰州市和泰县,直到2012年泰州和姜堰才又重新成为了“一家子”。套用古人的话讲,姜堰跟海陵一样,是泰州的“嫡子”!反倒是高港,有一部分地方原来是泰兴的,似乎还没有姜堰那么“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