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琵琶曲十面埋伏赏析(浅析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

时间:2024-11-22 08:45:33

《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是两首以历史战争为题材的大型琵琶曲。本文以这两首琵琶武曲的汪 派传人李廷松传谱为例,试图通过对两首乐曲的分析、理解和研究,进一步摸索出有关琵琶古曲中大套武曲的艺 术特色,为琵琶艺术的实践贡献一点力量。

在我国的诸多民族乐器中,琵琶因其曲目繁多,演奏技艺精湛,艺术表现能力强,在音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琵琶音乐可划分为大曲, 小曲,文曲,武曲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是琵琶武曲中最有特点的两部,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叙事能力,运用了琵琶的音乐语言,非常生动地再现了上古时代的战斗场景。

《十面埋伏》采用了章回小说的现实主义手法,将这首曲子与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将汉军得胜之后的姿态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这首曲子将技巧与音乐表达融为一体,极富感染力,是描绘战场场面的一首佳作。

《霸王卸甲》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方法,此曲以对楚霸王的怜悯之心而作,着重表现了楚霸王的豪迈,以及楚国军队的惨烈。尽管选材较为简陋,但由于使用了许多独特的弹奏技巧,并加以变奏,使之成为一部以悲壮为美的古典琵琶乐曲。

一、《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概述

其中,以《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是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武术音乐。二者的共同点有:同为“武曲”的琵琶音乐;两个故事的背景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的最后一战;它们的作曲者均无从考据,故均被列入古曲;叙事性极强,其音乐表现形式与战争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两首曲子均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弹奏手法,属于噪声音色;两首曲子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然而,尽管两者描写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在主题、表现的艺术效果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十面埋伏》以刘邦为中心,勾勒出汉军大获全胜的战况,并以此为中心,强调了大获全胜的气势和气势。《霸王卸甲》讲述的是项羽大败而归,最后与虞姬作最后一战的凄惨场景。

二、《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艺术特色分析

《十面埋伏》讲述的是汉军用“十面伏击”战阵打败楚军的情景。这首曲子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一种虚实相生,一环扣一环的技巧,将两军交战,山摇地动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霸王卸甲》描写的是楚汉两国在垓下大战,项羽战败,垂头丧气,与虞姬告别,自杀身亡,这首歌是对项王的一种怜悯和赞颂,这首歌采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第三根弦调下降到最低三度。

(一)从内容上划分

《战前准备》、《战斗场景》、《战事结束》,这两段音乐大致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战前准备》,第二段《战斗场景》,第三段《战争结束》。《十面埋伏》中的战前准备部分,包括布阵、吹奏、点将、列队等部分。

战争场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伏击,鸡鸣山小战,九里山之战;这一战的结局,是项王大败,乌江自刎,诸将凯旋,群雄争霸,最后凯旋而归。《霸王卸甲》的战前准备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战鼓、营帐、第一次点将、第二次点将、第三次点将。

这场战争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正面交锋,另一个是在垓下激战。楚歌、别姬、战鼓、甲士、逃出、追兵、马蹄等七部曲组成。

(二)从表现手法上划分

1. 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做好准备。《十面埋伏》的节奏变化比较随意,从高音区开始,就是一段激昂的鼓点,从低沉到急促,带着一种古老的战斗风格,将战斗的气氛烘托得更加凝重。

微弱而密集的战鼓与雄浑而低沉的号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偶尔还会有人用大拇指提四弦,模仿大炮的声音响起,让战斗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吹打”是这一段乐曲的主要内容,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用长轮弹奏一根弦子,二是用扣轮弹奏,三是用同样的曲子弹奏,不同之处在于,将原来的扣轮换成了拂轮。这一首乐曲,是一首由弱变强的乐曲,也是一种预兆。

点将采用了凤点头的指法,音符又密又硬,还使用了同音重复的手法,将音乐继续向前推进,描绘出了一幅汉军将领得意洋洋,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的画面。

《霸王卸甲》的战前部分,一开始就是用低音区打鼓,节奏也是从慢到快,不过因为音区比较低,再加上第三根弦子的压低,所以打鼓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这是一种预兆,也是一种悲哀。

在“升帐”的那一段里,项王的身影出现了,在升帐的时候,他使用了扫弦和拉弦,表现出了一种很强的切分感,打破了原本的节奏,却又保证了音乐的节奏和节奏,将霸王的倔强和高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点将”中,三个部分都使用了同一音域内的类似旋律,不同之处在于音色的浓密和节奏的加速。将楚军死板的战法说得如此详细,也仿佛将楚军在这场战争里的劣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1. 打斗场景。《十面埋伏》这本书里,重点描述的就是战斗场景。“埋伏”一节的节奏比较自由,每一节都用了第二个音符,展现了汉人军队非同一般的阵型,以及战争前夕的紧张与危险。

在“鸡鸣山小战”中,描写了两方之间的小规模斗争,利用煞弦把刀剑碰撞的声音来模拟,并在音乐的节奏和强度上,不断地加速和加强,来表现战斗的惨烈和惨烈,将小规模的战斗带入到了生死对决的大战中。

在《九里山之战》中,“滚”、“扫”等手法的运用,更是将战斗的场面渲染得更加激昂,将汉人的悍不畏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箫声”至“呐喊”这一部分,许多独特的声音,如绞弦、并双弦等,在不同的乐曲中交替使用,形成了一种十分鲜明的艺术效果。

其中,“呐喊”是整首曲子发展到最高潮的一章,是激烈战斗中喊杀声的一章。这种独特的声学模仿技巧,用来描绘两支军队在战场上交战的场面,达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这一曲的精妙之处,就是它的表现方式,它的表现方式是非常逼真的,给了听众一种非常美妙、非常宽广的想象。

《霸王卸甲》对战争场景的描述比较简略,也比较简短。“接战”、“垓下酣战”,都是“点将”中的一首曲子,这一段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让这首曲子的剧情有条理地进行,所以,这一段,他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并没有太多的音符。

这一战结束了。《十面埋伏》的结局分为5个主要阶段。每一个片段都是快速而简短的。这是一幅大获全胜的画面。而现在比较普遍的做法,则是将此段略作删减,并在“传号收军”时,以“强吹”收尾。

在《霸王卸甲》中,这场战争的结尾是一个重要的描写。楚歌的进度就比较慢了。重点描述了战后楚国军队的悲惨处境。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刘邦的军队恰到好处的利用了他们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从四面八方高声呐喊。

这一曲,若有若无,令人心碎,令楚人思乡心切,失去了斗志,加速了楚军的失败。到了“别姬”这一段,乐声更是凄凉,以缓慢的节奏,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时而飘忽不定,表现出项王与虞姬生离死别时的复杂情绪,充满了一种英雄迟暮的凄凉。

那似哭似泣的曲调,把项王对虞姬的温柔和爱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这场悲剧的剧情,推到了最高潮。在众军归里中,运用了扣动扳机的技巧,弹奏出了一首悠扬的曲子。


两国交战的场景,以及项王心中的情绪起伏。

利用琵琶所具有的独特声学特征,为音乐增添了一种艺术美感。琵琶音乐以其特有的魅力,将历史上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文学艺术和视觉艺术难以表现的地方都描绘了出来,在时空上为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活着的世界。